突破技术封锁,看“中国盾构”走向世界

11
发表时间:2023-11-15 09:42

突破技术封锁,看“中国盾构”走向世界


20多年来,自主创新的中国盾构机从蹒跚学步,到一路向前掘进,再到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完美逆袭。中国盾构机品种越来越多,功能更强大,正成为畅销海外的“新国货”。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展示了交通领域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最新创新成果,为国内外综合交通及相关领域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创造一个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全球交通技术交流和合作。展会共设置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国际物流供应链系统、绿色低碳交通、地方交通高质量发展、未来交通等展区,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展区,精美的“高加索号”TBM模型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高加索号”TBM开挖直径为15.08米,整机长182米,总重3900吨,最大装机功率9900千瓦,用于格鲁吉亚姆茨赫塔—姆季阿涅季州境内格鲁吉亚南北高速公路隧道项目。


▲“高加索号”TBM模型

项目TBM掘进长度8860米,隧道最大埋深1121米,普遍在600米以上,隧道岩性以凝灰岩、泥灰岩为主。针对项目长距离、大埋深带来的施工难题,研制团队首次在硬岩掘进机上采用了同步掘进拼装技术,并配备了主动铰接、双向旋转刀盘、双速减速机等针对性设计,能够实现主机姿态的精确调整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快速脱困。

遥想1997年,我国修建西康铁路需要穿过秦岭,因技术受限,不得不向德国公司支付7亿美元定制了两台TBM盾构机。不仅如此,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维修,德国公司还会拉上警戒线,不允许中国工人接近。

由于西方在技术方面“卡脖子”,还高价售卖,激发了我国科技人员自己制造盾构机的决心。2008年4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横空出世,命名为“中国中铁1号”,并在天津地铁三号线施工项目成功应用;12月,上海打浦路复线隧道工地,一台直径为11.22米的国产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越号”静待发力。

作为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进越号”成功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从此,中国步入了具备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自主设计、制造和施工技术的盾构大国行列。

2012年,“盾构机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同年,“中铁50号”出口马来西亚,成为中国盾构机走向海外第一单。通过针对性设计,提升设备性能,使马来西亚一条隧道的贯通提前了43天,创造了当地盾构施工纪录,由此奠定了中国造盾构机的海外声誉。

截至目前,中国盾构机订单总数超过5000台,已出厂超过4500台,出口海外约4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盾构机百花盛开的春天已经来临,中国盾构机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中国盾构机强国的地位正在确立!”对中国大盾构机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说。

注:我国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按照应用地质条件不同分为硬岩掘进机、土压平衡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机。国内习惯把前一种称为(狭义)“TBM”,把后两种简称为(狭义)“盾构机”。